“2008全国纳米生物与医学学术会议”于2008年10月27-30日召开

发布者:admin发布时间:2008-11-07浏览次数:23

2008’ 全国纳米生物与医学学术会议纪要

2008全国纳米生物与医学学术会议于2008年10月27-30日在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科技部“纳米研究”重大科学计划专家组、中国微纳米技术学会纳米科学技术分会主办,东南大学、江苏省生物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承办,江苏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协办,同时,还得到了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东南大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大力支持。开幕式由东南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院长顾宁教授主持,东南大学校长易红到会并致欢迎辞,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国家纳米协调指导委员会首席科学家、中国微纳协会名誉理事长白春礼院士,科技部基础司廖小罕副司长,中国纳米技术分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主任、纳米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副组长解思深院士,江苏省科技厅凤穗厅长也参加了本次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到会的还有4位院士和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湖北、浙江、广东、四川、江苏、山东、福建、安徽、吉林、河南等14个省、直辖市的55所单位的专家、学者、研究生,以及企业和医院的代表等近300人。
 
白院长在讲话中指出纳米科技近来的发展趋势已经由基础研究逐渐向应用研究及其产业化转变。纳米科技与信息、生物、认知等科技的汇聚,使纳米科技向多学科交叉和融合的方向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生物医药领域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许多突破性成果,标准化工作也在同时开展。目前纳米生物与医学领域可在早期诊断、再生医学与有效治疗、靶向药物传递等方面作重点考虑。廖司长在讲话中指出纳米重大研究计划经过前三年的布局,到了阶段性总结的时候,现在应该面向“十二五”规划,进行超前部署。希望通过这次会议能够展示纳米重大计划取得的成果,增加项目间的互动,为推动国家纳米科技进步方面做出更多的贡献。

本次会议的宗旨在于反映我国纳米生物与医学领域中的最新成果,促进各研究单位与相关研究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尤其是科研大项目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以更好地推动纳米生物与医学的研究与发展。会议安排了大会特邀报告、主题进展报告、分组专题报告、专题自由研讨、墙报展讲等部分,为从事纳米生物与医学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场所。

大会特邀报告者中国医学科学院强伯勤院士从大科学工程研究方式的出现、精细分析和广阔综合的统一、科学进步和技术革命互为因果、基础研究与应用的紧密结合、发展生物经济的强大支柱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当今生命科学发展的特征;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陈凯先院士对我国药物研发创新中的新原理新技术进行了深刻论述;湖南大学聂书明教授用近十年的研究成果展示了诊断和治疗用的纳米材料应用于生物体内时的尺寸、结构、生物可降解性等设计原理。尤其强院士在报告中总结了包括突发与重大传染病的防控与诊治的基础研究;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机理、诊断、治疗与预防的基础研究;人口安全、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的基础研究;环境有害因素对健康影响的理论研究与生物安全;中医理论与中药现代化研究;新药创制与诊治新技术、新方法的基础研究;生命活动的重大基础理论研究等在内的7个973“十一五”重要支持方向并希望各位专家与教授对973“十二五”战略规划提出建议和意见。

重大计划项目纳米生物医学领域的973首席科学家庞代文、温龙平、顾宁、吕惠宾、方晓红、胡钧、刘冬生、蒋新国、李峻柏、丁建东等分别从纳米材料与细胞相互作用、纳米生物机器、纳米药物、纳米材料的医学应用研究等几个方面对各课题的立项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课题设置及阶段性进展、课题关键技术和关键问题等进行了总结和汇报。

在分会报告、自由论坛和墙报展讲中参会的各位教授和研究生对各自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报和展示,并对研究中遇到的许多实际科学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最后,解院士对大会进行总结,他在总结中指出通过“十一五”期间纳米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布局,我国纳米生物与医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纳米生物技术、纳米医学、纳米药物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成果,在国际上占有了一席之地。这次会议进一步促进了项目间的交流与合作,为进一步十二五纳米生物与技术在纳米诊断、再生医药和靶向药物传递等方面的规划奠定了重要基础。

杨芳、葛玉卿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