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钰,女,1940年生。著名生物电子学专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荣誉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科协原副主席。
  1965年南京工学院电子工程系研究生毕业。1979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派往国外学习的访问学者,她到德国学习并于1981年获得亚琛工业大学电子工程学博士学位,是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位女博士,也是第一位获得博歇尔奖章的中国人。她先后获美、英、加、日、港、澳等九校名誉博士。1986-1993年任东南大学校长,1993-2003年任国家教委副主任、国家教育部副部长。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现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总督学顾问、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理事长、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中国认知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等职。
  韦钰教授在电子学领域工作了40多年,做出了系统的和重要的贡献,特别是在发展中国生物电子学和建立分子电子学学科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在电子学领域发表了300多篇论文。她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方面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001年,她发起和亲自推动了中国“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和学习科学的研究,并创办了汉博网(
www.handsbrain.com)。2002年她在东南大学建立了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她在科学上和社会工作方面曾获得多项国家和国际奖励。2004年她获得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颁发的“联合国特殊贡献奖”,并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60年做出贡献的60位女性”。基于她对“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的贡献,她获得了2006年度PuRkwa奖——全球儿童科学教育国际奖。同年,为表彰她在促进中法教育交流与联系、促进儿童科学教育国际合面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法国总统希拉克授予她法国国家荣誉勋位团骑士勋章。2007年4月,以韦钰院士为组长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了新一轮国家科学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2010年她作为第一获奖人荣获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成果一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
  1、研究“做中学”科学教育的内涵、评价并参与“做中学”推广工作;
 
  2、主持中国儿童情绪库的建立; 
  3、研究中国儿童气质、性格分类和教养的关系。

  学术经历:
 
  1、1961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前身)无线电工程系 
  2、1965年南京工学院电子工程系研究生毕业 
  3、1979年赴西德留学,1981年获西德亚琛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4、获美、英、加、日等国和港、澳等地八校名誉博士学位 
  5、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工作经历: 
  1、1985.9 至1986.12 南京工学院副院长兼生物医学工程系第一任系主任 
  2、1987.12至 1988.5 南京工学院院长 
  3、1988.6 至1993.11 东南大学校长 
  4、1993年 至2002年 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 
  5、现任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顾宁,男,中共党员,1964年5月生,籍贯江苏南京,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要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杰青、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会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学会会士(AIMBE Fellow)。国家纳米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两任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主持人、全国百篇优博指导教师。

顾宁长期从事纳米医学材料研究,在医用高性能铁基纳米材料和磷脂材料制备、表征与生物效应等创新研究中做出系统性贡献: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以铁基纳米材料和磷脂分子为两大基础材料,构建以磁性微泡为代表的诊疗一体化材料体系;发明磁致内热法、液相中微纳颗粒磁矩图像法测量等新方法,发现铁基纳米材料的双酶与多酶效应并阐明机制,研制并获批医用纳米氧化铁弛豫率国家标准物质和类酶活性测定的国家标准;研发出高性能医用磁性微纳材料,已广泛应用于核酸转染与蛋白分离、化学发光检测等新品研发与临床诊断;研发的多聚糖超顺磁氧化铁静脉注射液,临床研究除补铁治疗外可用于磁共振影像增强,为新一代磁共振对比剂奠定基础;创新合成磷脂制备与递药技术,研制出高纯合成磷脂获国药审中心备案,支撑建成国内目前唯一可生产并提供合成磷脂的企业,磷脂材料已用于国内外众多研究机构与药企的高端制剂研发。

发表SCI期刊论文五百余篇,正面他引万余次,编著三部,授权发明专利百余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第46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许金奖等科技奖项。





XML 地图